互联网

艾瑞:2018年AI+安防行业发展研究系列之—安防智能机器人篇

来源:艾瑞咨询 作者:张阳 2019/1/28 18:45:18

导语:安防智能机器人根据使用场景可分为,应用于机房、电商仓库、核电站等封闭场景的巡检机器人和应用于电路、轨道、园区、公共场所等开放场景的巡逻机器人。


近两年,人工智能技术逐渐从科幻走入现实,谈论AI不再是一张口就要通用型的强人工智能管家,或是铺天盖地的宣扬机器人即将毁灭人类,AI开始作为一门对产业真正具有推动力的新科技,被广泛关注。

谈到人工智能赋能产业,最被大众所熟知的就是AI手机了,语音助手、人脸识别解锁、智能美颜等等,已经成为了当下手机的主流功能,但目前为止AI落地最佳的市场并不是手机行业,而是基于视频监控领域的大安防场景。

安防行业2018年市场规模,及AI相关软硬件市场规模

十三五规划以来,国家大力建设平安城市、雪亮工程,打造以摄像监控网络为基础的智能公安系统,计算机视觉、视频图像分析、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技术找到了最佳的落地场景,也为安防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2018年中国整体安防行业产值约为7096亿元,其中AI相关软硬件市场规模达到了135亿元,相较于2017年增长接近250%,预计2019年市场仍将保持高增速,到十三五收官之年2020年增速开始稳定,届时市场规模可达到453亿元。

安防智能机器人的分类

安防智能机器人根据使用场景可分为,应用于机房、电商仓库、核电站等封闭场景的巡检机器人和应用于电路、轨道、园区、公共场所等开放场景的巡逻机器人,二者相比,巡检机器人对导航的精准度和专业检测、报警能力有更高要求,使用的AI基础能力包括:烟火检测、高温告警、异常声音告警等;巡逻机器人因使用场景丰富,所以需求空间更大,由于需要暴露在开放的室外,所以对导航稳定性、流畅性,本体鲁棒性等方面有很大的要求,使用的AI基础能力主要包括、人脸识别、人体检测、辆检测及识别、烟火检测、异常行为分析以及人证核验、语音交互与语义分析等。

安防智能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及难点

巡检、巡逻与监控是安防行业中相辅相成的领域,安防智能机器人的出现是主动安防的进一步深化。安防智能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包括本体的低速无人驾驶技术(由底盘技术、传感器组合和自主导航SLAM技术组成)、以计算机视觉为主的AI技术和网络传输、云平台管控相关技术。在落地应用中安防智能机器人有两大技术难点,一是如何保证SLAM技术在动态导航中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二是如何保证在光照强弱不一、恶劣天气情况,以及多移动目标等复杂场景下,AI技术的可用性。

目前安防智能机器人还无法实现自学、自理、自决等完全智能的能力,但已经具备了目标检测、物体识别、环境感知、多模态交互等基本的AI功能,未来相关技术的突破还有赖于学术成果落地,以及市场的实际需求的推动。


4.png


安防智能机器人系统和落地部署

安防智能机器人系统构成包括机器人、网络系统、机器人云平台、可拓展设备,以及充电坞,其中机器人本体近年来不断增加边缘计算能力,多采用CPU+GPU的芯片模式;网络传输方面多为视频传输需求,使用包括WiFi、移动互联网等多渠道传输,目前峰值可达9Mb/s,伴随5G的商业化落地,相关企业也在做该方向的积极尝试;目前能实现公有云、私有云部署的企业并不多,云平台主要作用是多机器人管理、应急控制和AI赋能,是开放性合作的重要载体。安防智能机器人在落地部署方面主要包括,机器人运行环境勘察、制定网络部署方案、制定机器人巡检/巡逻方案、机器人建图,以及机器人巡检/巡逻路径和工作目标设定,实际交付中对技术支持团队的要求较高,需要技术支持人员对机器人的各项功能、对各类网络特性、对工程实施都非常熟知,并且能够做初步的工程预算,未能在机器人快速部署上整合出高效率的解决方案,将成为行业内公司的一大竞争壁垒。

安防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历程

继2005年国内第一台电力巡检机器人投入使用之后,机房巡检机器人、消防机器人等产品开始陆续出现在市场中。2015年是一个发展节点,业内一众玩家捕捉到赛道的潜力,开始致力于人工智能、物联网、导航技术等新兴技术的研发,成长起如高新兴机器人、国自机器人、安泽机器人等一批业内优秀的企业,但当时市场需求较为盲目,多以展示型需求为主,市场空间有限,行业也一度陷入迷茫期,但随着智能机器人在安防行业的落地试用,为行业找到了突破口。2018年是安防智能机器人发展元年,北京安博会中抢眼的表现、公安部门大力规划建设和年底激增的订单量都证明了其在主动安防大背景下的价值所在。未来安防智能机器人将向可移动平台方向发展,向更多应用领域开放其后台,带来更多附加价值,艾瑞也将持续关注其发展。


5.png


报告连接:http://report.iresearch.cn/report_pdf.aspx?id=3327

(本文为艾瑞网独家原创稿件 转载请注明出处)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