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

艾瑞洞察:春节红包——农历新年指尖上的一点温情

来源:艾瑞咨询 作者:撰写人(李超、张介然) 2016/2/15 18:14:13

导语:在这众多感情元素集于一身的农历新年,抢红包成为了一件最简单而快乐的社会事件,指尖上的辛劳,也成为中国当代社会中最朴素的一点温情。

事件背景:2016年2月7日,中国农历除夕,在全球最壮观的人类迁徙过后,忙碌一年的中国人,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节日。在新时代,回家过年这四个字被赋予了很多新的含义,相亲、生子、工作与收入等……在这众多感情元素集于一身的农历新年,抢红包成为了一件最简单而快乐的社会事件,指尖上的辛劳,也成为中国当代社会中最朴素的一点温情。

艾瑞洞察:

巨头们的红包经济

2011年以前,中国三大运营商牢牢把控这春节拜年市场,电话短信几乎是所有中国人过年必备的渠道。2012年后,中国人拜年的习惯转变成在微信上“复制粘贴”,直到2014年,马年春节,微信红包横空出世,迅速将这一企业行为发展成一大社会事件。

艾瑞数据显示,2014年除夕至初五期间,我国个人通过第三方移动支付App发红包规模仅为2亿,而2015年这一数值达到了91.6亿元,同比暴增4482%,而2016年,艾瑞预计我国个人用户发红包规模接近700亿元。

华丽数据的背后,彰显着互联网技术对用户习惯的颠覆性影响。红包这一中国传统民俗,仅用了3年时间,便完成了互联网化的全部进程。而且随着新生代的涌出,网络红包所蕴含的商机,诸如营销、数据、社交等,将被移动互联网“原住民”进一步扩大。

红包背后的极简主义

2015年是包括移动支付在内的所有移动App设计理念的转型年,无论是外在呈现还是使用流程,均在追求极致的便捷性,用最简单直接的操作,增强用户对产品的使用黏性。艾瑞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1月,我国移动支付类App月度人均单次使用时长为1.86分钟,3月达到峰值1.94分钟,截至2015年末,基本维持在1.8分钟左右,整体呈现稳中微降的趋势。

艾瑞分析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在操作层面,用户留给手机App的时间并不多,原因比较富有戏剧性,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商业生态太新,所以不但企业不了解应该如何做产品,用户也不知道各类App应该如何使用,在没有统一且固定的操作习惯下,移动网民面对产品时的无所适从,就注定了企业必须将他们定义成“傻瓜”。因此需要移动产品用最简单的操作路径,帮助用户完成支付,或其他行为。尤其在红包层面,BAT三家彼此屏蔽的竞争态势下,更需要用极简的方式,互相渗透至对方生态获取用户。

另一方面在外观层面,操作的极简,屏幕的限制,碎片化的时间,以及快餐式的信息,都使的移动网民处在节奏非常快的生活环境里,这要求移动产品在开发过程中,需要将用户最关心的内容呈现出来,这在客观上帮助用户节约了使用时间,而且通过余额理财模式利润实时可见的模式,让用户产生了“利润错觉”,进而增加使用黏性。

除此之外,考虑到各类移动支付App均在向现金管理工具过度,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增加了用户使用移动支付类App的时长,如果剔除这个因素,单从支付的层面讲,用户单次使用时长下降其实更加明显。

温情背后的商机

B:百度,生态优势。从1月28日开始,一直到2月22日正月十五元宵节,百度钱包将发放总价值为60亿的“福袋”。截止到2月8日大年初一中午12点,百度钱包福袋被开次数达112亿,共发放出价值42亿的福袋,其中现金达3亿,最创新的语音互动累计达3.2亿次。与微信和支付宝都有所不同的在于,百度“舰队型”的O2O布局。移动支付作为用户资金的入口,对集团资源具备超强的整合能力,一旦百度金融的布局完成,百度旗下所有的O2O产品都将成为百度支付最天然的支付场景,这是任何一家独立支付公司来说都是非常珍贵的资源,所以百度选择在猴年春节参与红包大战,也有这方面的战略考量。

A:支付宝,后来居上。今年红包战场上最大亮点在于支付宝,支付宝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除夕夜,支付宝“咻一咻”互动平台的总参与次数达到了惊人的3245亿次,是去年春晚互动次数的29.5倍!有791,405位用户集齐了五福,平分了2.15亿的大奖。单个红包金额271.66元,这个金额非常微妙,微信红包金额上限是200元,五福红包金额高出的71.66元,比较符合用户的“货币幻觉”心理,基本达到了营销费用效率最大化的目标。另外,更让支付宝欣喜的是,通过集五福卡玩法,支付宝产生了数亿对好友关系,这对支付宝的社交短板来说是一种雪中送炭的填补。

T:腾讯,稳居霸主。春晚期间全球参与人数达4.2亿,除夕全天红包收发总量达80.8亿个,峰值40.9万个/秒。从除夕到初五,微信春节总收发次数达321亿次,相较于羊年春节6天收发32.7亿次,增长了近10倍。整体上看,微信红包2016年的玩法与2015年差异不大,但由于其超高的用户黏性,使其依然是春节红包大战中最主要的收发平台。

(本文为艾瑞网独家原创稿件 转载请注明出处)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