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

艾瑞:现有经济秩序下碳中和推进的可能路线

来源:艾瑞咨询 作者:李超 2021/7/29 17:43:05

导语:蒸汽机的发明对于人类科技的走向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幅增加,为了满足蒸汽动力对能源的需求,燃烧产生提供能量的资源,就成为几乎唯一的手段,这种能源利用模式至今都在社会和科技领域发挥着统治性的作用。

蒸汽机的发明对于人类科技的走向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幅增加,为了满足蒸汽动力对能源的需求,燃烧产生提供能量的资源,就成为几乎唯一的手段,这种能源利用模式至今都在社会和科技领域发挥着统治性的作用。中国近代在自然科学领域上处于不利地位,所以中国国家的工业化起步比较晚,在成为世界工厂以后,中国对间接太阳能的需求呈指数型暴增,所以其燃烧化石资源获取能源的百分比陡增。

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实际上是需要让人类对能源的供需恢复到“自产自销”的阶段,而不是一直向化石能源索取。由此引发的关于能源生产的技术革新,与工业制造低能耗化的技术革新,都将对未来产生深远影响,如果说蒸汽机改变了人类能源的历史走向,那本轮碳中和极大可能会使人类的科技线再度转折。所以无论对于中国来说,还是对于全球来说,碳中和都是不得不推动的战略目标。

碳中和产业链的的九大参与方

完美碳中和状态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想要突然的彻底的扭转人类几百年来使用能源的模式,会使现行的社会运转体系崩溃。所以在达成完美碳中和的状态之前,需要通过碳达峰来进行阶段性的管理。一方面限制各行各业粗犷式使用能源的习惯,另一方面也完善机制为未来做铺垫。

目前,中国采用指标+碳汇的方式进行管理。从社会整体来看,一共九方势力参与全部指标与碳汇方面的工作。这九方势力将成为未来中国碳交易领域的核心参与方,并且现有的机制和流程亦将成为未来的标准操作。

image001.png

在实际运作中,以碳汇服务商为出发点。由这些服务商与排碳企业进行接触,通过审核去年合同与真实排碳情况,核算企业今年所需指标。在预估企业能获得的碳汇指标后,根据“配额-上年需求”的公式,定制企业碳汇投资项目,以弥补缺口。同期,监管机构会聘请专业的审核机构对排碳企业进行审核,出具审核报告,以辅助监管机构发放排碳指标。如果排碳企业对报告由疑义,可以和服务商一起进行申诉。达成共识后,排碳企业最终获得政府发放的排碳指标。

在排碳企业正常经营过程中,碳汇服务商会根据之前定制的计划,辅助企业将碳项目落实,并监督后续的维护情况,帮助企业获得额外的碳汇指标。在这个过程中排碳企业会从金融机构获得一系列的金融帮助,包括环境类保险、抵押贷款和可能的ESG评级评估等。当这些碳项目产生碳汇指标后,就可以通过评审放在碳交易平台上进行出售。

在这样的框架下,实现中国排碳总量达峰的目标。

现行体系下存在的问题

自碳中和一事进入国际视野尚未发酵之时,中国就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做了相关的部署。全国范围内共签发了6000万吨左右的碳汇指标,目前已经消耗约2000万吨,但此事在2017年后所有提交的碳汇项目审批已被暂停。原因有二:一方面碳中和现由生态环境部统一管理,但要处理的问题太多,尚无余力着手进行于碳资产相关的评估工作,这件事在未来会下放到各地环境交易所进行审批;另一方面,目前申请审批的项目过多,所以在交易还不活跃的情况下,新进入的碳汇指标会对之前试点地区的碳汇价格造成冲击。所以整体来看这种框架尚处初级阶段,短期内碳交易产品不会成为常规投资品。

除此之外,从指标+碳汇现行体系的九大参与方来看,核心参与者排碳企业大多是能源和制造业大户,它们普遍体系庞大并且使它们内部顺利运转的机制也非常固定,虽尚待验证,但业内普遍认为如果随意变动这些规则机制,会严重影响运转效率;产生碳汇指标所涉猎的林业、新能源等行业亦拥有庞大的体系,面临的问题与排碳企业类似;监管机构、金融机构等,一来并非最直接参与碳中和实际运维的势力,二来本身也有更为重要的目标要完成,心思不会全在碳中和上面;至于那些碳汇项目的开发商和服务商,很多也是各地方大型企业孵化出的子公司,所以碳中和一事统合能力非常弱,推进相对缓慢。

另一个问题在于排碳企业本身,虽然在碳中和项目上有明确的条款规定项目资质。但是对于全中国企业的真实排碳情况,却没有统一的、科学的和可量化的基础设施。这一方面源自排碳企业节约成本的考量,不愿意多负担监测和控碳设备。另一方面也源自过去技术型企业不愿意在一个没有经济前景的行业上加大投入。这也使得与碳中和息息相关的全产业链,失去了解决问题的共同数据库,即便有数据库也是指标和方法各自为战,难以达成一致。

基于这两点突出的问题,中国碳中和全产业链条中的参与企业,都有“隔靴搔痒”之势。所以我们认为,在中国,有效推动碳中和战略,依赖一些有雄厚资源势力的大集团,把碳中和整体当成自己集团内部的业务进行布局,会成为一种最快速的方式。

平安智慧环保的尝试

如前文所述,现在并非排碳企业不想推动碳中和,而是在排碳评估和监测上,这些底层基础设施都难以统一、难以量化、难以数字化。所以各方在碳中和的对话对接上,就存在巨大的沟通成本。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国碳中和的推动,需要在地方范围内对碳排放的监控和检测方面进行数字化统一。具备了这个基础,在搭建各种上层建筑,就有商业上的可操作空间,这就给大型集团进入碳中和铺平了道路。

平安智慧环保就采取了这样的战略,在传统的九大核心参与方图谱上,平安智慧环保通过联合市场上交易、监测和监测的各类科技企业和供应商,为排碳企业搭建最底层的排碳监控数字化系统。这样变相的解决了排碳企业在环境领域困扰多年的数据问题,这些数据是可以直接服务于各金融机构环境类金融业务开展的,关乎风控和定价。所以一旦平安集团金融业务得以保障,这就是平安智慧环保的推动兼顾了集团现金牛业务,让战略实施顺理成章。

image002.png

在这样的战略下,平安智慧环保先后完成了:深圳智慧环保一体化平台、深圳智慧水务一期工程、深圳市智慧城管建设信息化项目和成都九道堰河流域水生态治理示范段工程(二期)信息化系统等标杆项目,为当地环境生态建设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

从这些项目上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特点,生态与碳中和的实际推动中面临“重治理,轻管理”的特点。这主要是因为生态环境建设涉及大量人工成本,地方可以相对方便的调动劳动力进行补足。但是成果审计、监督审核以及运营维护方面,就暴露出了“数字化程度低,运维系统不成熟,系统之间难兼容”等,不仅在碳中和领域,还在日常城市治理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的顽疾。

所以,一方面平安智慧环保联合软硬件服务商,对最需要人工进行的实际工作进行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改造;另一方面,将专业性更强的环境工作,用管理系统的方式,与地方管理机构的系统进行无缝对接,大大简化了管理者的上手门槛。最大化的推动了碳中和与生态环境的实际进度,也更容易在商业上获得成功。

艾瑞认为,这样的战略布局,在全国有一定的推广意义。因为全国各省内,都有一些支柱性集团存在,这些集团往往都与能源和工业制造息息相关,它们是推动地方碳中和进度的不二人选,通过解决数字化问题,实现兼顾现金牛业务的目标,就而已有效的解决企业内流程决策方面的内卷问题。

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推动下,中国碳中和战略可以提前达成。

(本文为艾瑞网独家原创稿件 转载请注明出处)
  • 合作伙伴

  • 官方微信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邮件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行业数据、研究成果、产业报告、活动峰会等信息。
     关于艾瑞| 业务体系| 加入艾瑞| 服务声明| 信息反馈| 联系我们| 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Copyright©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581号沪ICP备15021772号-10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艾瑞网官方微信公众号